學術活動

【研討會資訊】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 會前國際學術會議

【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 會前國際學術會議】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關係-從台灣看亞洲」

因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嚴峻,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AFC#6)延期至2022年8月於台北市舉行。為彌補此一遺憾,今年以線上方式舉辦會前國際會議。本會議備中翻英、中翻日之同步口譯,使用zoom webinar形式 (一般參加者無法操控鏡頭及麥克風)進行,歡迎上線聆聽。
 
日時: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
※以下為台灣時間
10:00~10:10:開幕式
10:10~11:00:主題演講
11:00~12:00:座談會
13:00~16:20:AFC優秀論文・台灣特別優秀論文頒獎典禮及發表
16:20~16:30:閉幕式
 
舉辦方式:線上(Zoom webinar)
使用言語:中文・英語(主題講演與座談會皆備有中英・中日同步口譯)
 
◇報名方式
欲參加主題講演及座談會者,請點選以下連結,填寫報名資料。
僅聆聽下午優秀論文發表者,不須事前報名。
 
◇議程
【開幕式】(台灣時間10:00~10:10)
開幕致詞:明石康(亞洲未來會議會長)
司儀:林孟蓉(亞洲未來會議台灣執行委員會執行長)
 
【第1場:基調講演】(台灣時間10:10~11:00)
「當防疫碰到政治:亞洲何去何從?」
演講者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際關係、政治學)
 [演講摘要]
COVID-19是自從20世紀初西班牙流感以來世界所遭遇的最嚴重流行性疾病。將其加以控制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蓋「除非人人皆安全,否則即無安全可言」(No one is safe until everyone is safe),照理說應該會激發國際上的合作行為。然而自疫情於2020年初全球爆發以來,我們所看到的卻是對疾病源起的相互指責、「疫苗民族主義」(vaccine nationalism)、「疫苗外交」(vaccine diplomacy)等一系列的國際衝突行為。此種合作被衝突壓制的現象是與疫病爆發前的國際體系逐漸走向新冷戰息息相關的。此一新冷戰根源於國際間大國的權力轉移(power transition)與經濟危機所引致的右翼民粹主義(right-wing populism)興起。由於新冷戰的趨勢已經根深蒂固,因此即使如COVID-19這樣的共同危機也無法化解分歧、帶來合作,反而卻被吸納到衝突的漩渦當中。在這樣的局勢下,亞洲何去何從,格外令人省思。
 
【第2場:座談會】(台灣時間11:00~12:00)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關係-從台灣看亞洲」
主持人:徐興慶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
與談者:松田康博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明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兼任教授)
       Kevin Villanueva范楷涵(菲律賓大學全球政治與哲學研究所教授/ 中興大學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
               徐遵慈(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主任)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第3場:優秀論文発表】(台灣時間13:00~16:20)
AFC優秀論文、台灣特別優秀論文頒獎典禮暨發表(Zoom分組發表形式)
 
【閉幕式】
閉幕致詞:今西 淳子(渥美國際交流財團/亞洲未來會議執行委員長)
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2022年8月、台北)宣傳
 
※第3場及閉幕式無須事先報名
當日12:30(台灣時間)以後,請點選以下連結,直接參加。
 
詳細議程可點選以下連結下載及閱覽
 
大會聯絡窗口:
中國文化大學東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ieahs@pccu.edu.tw
 
當日需要進行技術支援請聯絡
第6屆亞洲未來會議事務局 afc@aisf.or.jp